关于印发佛山市学校消防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22 00:51:12   浏览:9140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印发佛山市学校消防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

广东省佛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佛山市学校消防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区人民政府,市府直属有关单位:

为切实加强我市各类学校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有效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现将《佛山市学校消防安全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六年七月一日





佛山市学校消防安全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我市各类学校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办法》、《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公安部第61号令)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学校实际,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各高校、中等职业学校、中小学、幼儿园的消防安全管理。

第三条 学校的消防安全工作坚持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实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纳入学校目标责任管理体系。



第二章 消防组织及职责

第四条 学校应当落实层级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明确层级和岗位消防安全职责,确定各级、各岗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

第五条 学校成立防火安全委员会,学校防火安全委员会由学校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各司其职。学校防火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学校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对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负责。

第六条 学校防火安全委员会应履行以下职责:

(一)贯彻执行消防法律法规,落实层级消防安全责任制、保障本单位消防安全;

(二)将消防工作与本单位的其他工作统筹安排,纳入年度工作计划;

(三)为本单位的消防安全提供必要的经费和组织保障;

(四)确定本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人与岗位消防安全员,明确其消防安全责任;

(五)制定《学校消防灭火救援预案》,落实消防安全制度、规程;确定学校消防安全重点部位、采取有效的消防安全措施;

(六)组织防火自查、督促落实火灾隐患整改;

(七)大专院校应组建义务消防队;





第三章 消防宣传教育



第七条 学校宜设置消防宣传专栏、消防宣传公益广告牌等固定消防宣传设施,并通过印发宣传手册、张贴图画,广播、闭路电视、举办消防冬夏令营、知识讲座、竞赛、消防运动会等多种形式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

第八条 学校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国家有关消防法律法规、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工作程序及操作规程;

(二)组织分析本单位、本岗位的火灾隐患、存在的火灾危险性和研究防火措施;

(三)有关消防设施的性能、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

(四)报火警、以及预防火灾、自救逃生的知识和技能。

第九条 学校应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学校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责任人员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消防安全培训。

第十条 学校应设立兼职消防教师,专门负责对在校师生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等工作的组织、实施。兼职消防教师按在校生每1000名设立1名的比例设置。

第十一条 认真组织消防安全教育活动,保证消防安全教育进课堂,保证每学年的两节安全教育课中有消防知识的内容。

第十二条 学校每学期应通过组织疏散逃生演练、消防知识问答等形式,对在校师生进行消防技能的考核。

第十三条 下列人员应当接受当地公安消防机构组织的专门培训,取得省公安消防机构统一制发的消防安全培训合格证后方可上岗:

(一)学校消防安全责任人;

(二)学校兼职消防教师;

(三)重点岗位消防安全员;

(四)消防控制室的值班、操作人员;

(五)其他依照规定应接受消防安全专门培训的人员。



第四章 消防安全管理

第十四条 学校应将容易发生火灾、一旦发生火灾可能严重危及师生人身和财产安全及有重大影响的部位确定为消防安全重点部位,设置明显的防火标志,实行严格管理。

第十五条 学校内的建筑物,应当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并设置符合国家规定的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设施,保持防火门、防火卷帘、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机械排烟送风、火灾事故广播等设施处于正常状态。

严禁下列行为:

(一)占用疏散通道;

(二)在安全出口或者疏散通道上安装栅栏等影响疏散的障碍物;

(三)在使用期间将安全出口上锁、遮挡或者将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遮挡、覆盖;

(四)其它影响安全疏散的行为。

第十六条 学校应当每月进行一次防火检查、并登记备案,对存在问题及时整改。检查与整改的内容应当包括:

(一)火灾隐患的整改情况以及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

(二)安全疏散通道、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和安全出口情况;

(三)消防车通道、消防水源情况;

(四)灭火器材配置及有效情况;

(五)用电、用火有无违章情况;

(六)消防安全要害部位的管理情况;

(七)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及场所防火防爆措施的落实情况以及其他重要物资的防火安全情况;

(八)消防值班情况和设施运行、记录情况;

(九)其他需要检查的内容。

防火检查应当填写检查记录,检查人员和被检查部门负责人应当在检查记录上签名。学校防火安全委员会应当及时听取检查情况汇报,提出整改意见,明确整改责任人并限期进行整改。

第十七条 建立消防档案。学校应收集有关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方面材料,分门别类做好归档工作。

第十八条 学校举办集会、焰火晚会等具有火灾危险的大型活动,主办单位、承办单位以及提供场地的单位应当明确各方的消防安全责任。主办单位、承办单位应当做好大型活动的消防安全工作,在具备消防安全条件的情况下,向学校公安(保卫)机构申报审查,然后向公安消防机构申报,并经检查合格后方可举办。

第十九条 按照国家工程建筑消防技术标准,需进行消防设计的学校新建、改建、扩建及装修工程,应将设计图纸及有关资料报送公安消防机构进行审核;未经审核或者经审核不合格的,不得施工。

经公安消防机构审核的工程设计需要变更的,应当报经原审核的公安消防机构核准;未经审核的,不得变更。

工程竣工时,必须经公安消防机构进行消防验收;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



第五章 火灾扑救

第二十条 学校一旦发生火灾,应当立即启动《学校消防灭火救援预案》,现场最高职位的干部为总指挥,教室在场的任课教师为第一责任人;应立即拨打“119”电话报警,并组织撤离疏散;及时报告当地政府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

第二十一条 学校不得组织学生直接参加灭火工作。



第六章 奖励和处罚

第二十二条 学校及下属单位应当将消防安全工作纳入内部检查、考核、考评内容。对在消防安全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与表彰奖励。对未履行消防安全职责或者违反消防安全制度的行为,应当依照有关规定对责任人员给与行政纪律处分或者其他处理。

第二十三条 在消防教育管理中作出贡献或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将给予表彰和奖励:

(一)严格遵守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及时发现和消除火灾隐患的;

(二)及时组织或积极参加扑灭火灾,避免重大损失,表现突出的;

(三)制止违反消防法规行为,避免火灾事故发生的。

第二十四条 违反消防安全规定,有下列问题之一的单位和个人,视情节轻重、造成的后果及应承担的责任,给予相应的处分。

(一)防火工作责任人不履行职责,未落实有关规章制度,教育管理不力,未及时整改火险隐患,致使发生火险、火灾的;

(二)值班人员失职或擅离职守,责任区发生火险、火灾的;

(三)违反消防安全制度和有关操作规程,引发火灾的;

(五)损坏或擅自动用消防设施、消防器材的;

(六)其他违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导致火灾事故者。

第二十五条 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有关条款者,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六条 学校应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自2006年9月1起施行。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财政部关于对专有技术使用费减征、免征所得税的暂行规定(附英文)

财政部


财政部关于对专有技术使用费减征、免征所得税的暂行规定(附英文)

1982年12月13日,财政部

根据外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一条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施行细则第二十七条的规定,外国公司、企业和其它经济组织在中国境内没有设立机构,而提供在中国境内使用的专有技术所取得的使用费,应当缴纳20%的所得税(即预提所得税)。为了更好地贯彻国家引进技术的政策,鼓励外国公司、企业和其它经济组织向我国提供新技术、新工艺和先进的科技成果,特对专有技术使用费,给予减征、免征所得税的优惠。具体规定如下:
一、下列各项专有技术使用费(包括与转让专有技术使用权有关的图纸资料费、技术服务费和人员培训费,下同)可以减按10%征收所得税,其中技术先进、条件优惠的,可以免征所得税。
(一)在发展农、林、渔、牧业生产方面提供专有技术所收取的使用费,其中包括:提供改良土壤、草地,开发荒山,充分利用自然条件的专有技术;提供动植物新品种和生产高效低毒农药的专有技术;提供对农、林、渔、牧业进行科学生产管理,保持生态平衡,增强抗御自然灾害能力等方面的专有技术。
(二)为我国科学院、高等院校以及其他科研单位进行科学研究、科学实验或者同我国科研单位合作进行科学研究,向我方提供专有技术所收取的使用费。
(三)为我国开发能源、发展交通运输的重点建设项目提供专有技术所收取的使用费。
(四)在节约能源和防治环境污染方面提供的专有技术所收取的使用费。
(五)为我国开发重要技术领域提供下列专有技术的使用费。
1.重大的先进的机电设备生产技术;
2.核能技术;
3.大规模集成电路生产技术;
4.光集成、微波半导体和微波集成电路生产技术及微波电子管制造技术;
5.超高速电子计算机与微处理机制造技术;
6.光导通讯技术;
7.远距离超高压直流输电技术;
8.煤的液化、气化及综合利用技术。
二、下列各项所得,不涉及转让专有技术使用权的,不征收预提所得税(但对设有机构、场所从事承包作业,提供劳务的,应按设有从事营利事业的企业单位计算征收所得税):
(一)对我国工程建设或企业现有生产技术的改革、经营管理的改进和技术选择、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以及设计方案、招标方案的选择等,提供咨询服务所收取的服务费。
(二)为我国院校、科研单位和企业、事业单位举办有关企业管理和生产技术应用等项业务知识和技术知识讲习班所取得的技术指导费、人员培训费和图书、图纸资料费。
(三)对我国企业现有设备或产品,根据我方在性能、效率、质量以及可靠性、耐久性等方面提出的特定技术目标,提供技术协助,对需要改进的部位或零部件重新进行设计、调试或试制,以达到合同所规定的技术目标所收取的技术协助费。
(四)对建筑工地和设备的制造、安装、装配所提供技术指导、土建设计和工艺流程设计以及质量检验、数据分析等所收取的技术服务费、设计费和有关的图纸资料费。
三、对引进技术所支付的专有技术使用费,凡是依照本规定第一条的规定可以给予减税优惠的,都应当事先由审批技术引进项目的主管部门提出意见,连同有关文件、资料送当地税务机关审核确定。其中技术先进、条件优惠需要给予免税的,应由省、市、自治区税务局会同有关部门审核提出意见,报经财政部批准。未经审核批准的,引进单位不得自行确定减税或免税。为了便于税收管理,对外签订的技术引进合同,都应将合同副本送当地税务机关备查。
四、本规定自一九八三年一月一日起执行。过去的规定与本规定有抵触的,应一律按本规定执行。在本规定实行前已经签订并经批准生效的合同,凡是已按当时规定作出征税、减税或免税处理的,在合同有效期(不包括延长合同期)内不再变动。

Interim Provisions of the Ministry of Finance Concerning theReduction of or Exemption from Income Tax on Royalties for ProprietaryTechnology

(Promulgated on 13 December, 1982)

Whole Doc.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visions of Article 11 of the Income Tax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Concerning Foreign Enterprises and
Article 27 of the rules for its implementation, foreign companies,
enterprises and other economic organizations that have no establishments
in China and that receive royalties for the provision of proprietary
technology for use in China shall pay an income tax of 20 percent (a
withholding tax). In order to better carry out the state's policy of
importing technology and encourage foreign companies, enterprises and
other economic organizations to provide China with new technology, new
techniques and advanced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preferential treatment will be given to royalties for proprietary
technology in the form of income tax reduction or exemption. The concrete
provisions are as follows:
1. The following types of royalties for proprietary technology (here
as elsewhere below, including the fees for blueprints and information,
technical service fees and personnel training fees related to a transfer
of the right to use proprietary technology) may be subjected to income tax
at the reduced rate of 10 percent and, when the technology is advanced and
the conditions preferential, may be exempted from income tax.
(1) Royalties received for the provision of proprietary technology to
develop farming, forestry, fishery and animal husbandry, including:
proprietary technology provided to improve soil and grasslands, develop
barren hill areas, and fully utilize natural conditions; proprietary
technology for new animal and plant species and for the production of
highly effective and low-toxic pesticides; proprietary technology such as
that provided to advance the scientific control of farming, forestry,
fishery and animal husbandry production, to preserve the ecological
balance and to streng then the ability to control and resist natural
calamities.
(2) Royalties received for the provision to Chinese side of
proprietary technology to conduct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scientific
experimentation by Chinese science academies,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and other scientific research units or for the purposes of conducting
scientific research in cooperation with Chinese scientific research units.
(3) Royalties received for the provision of proprietary technology
for China's key construction projects to develop energy and expand
communications and transportation.
(4) Royalties received for the provision of proprietary technology
with respect to energy saving an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5) Royalties received for the provision of the following types of
proprietary technology in order to develop China's important technological
fields:
(i) Production technology for major and advanced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ii) Nuclear technology;
(iii) Production technology for large-scale integrated circuits;
(iv) Production technology for photoelectric integrated circuit,
microwave semi-conductors and microwave integrated circuits and technology
for manufacturing microwave electronic tubes;
(v)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for ultra-high speed electronic
computers and micro processors;
(vi) Photoconductor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vii) Technology for long-distance, ultra-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
power transmission; and
(viii) Technology for the liquefaction, gasification and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coal.
2. The following types of income that do not involve the transfer of
the right to use proprietary technology shall not be subjected to the
withholding tax (but income tax shall be calculated and levied on an
enterprise or unit that engages in profitable business and has an
establishment or site to engage in subcontracting operations and provide
services):
(1) Service fees received for the provision of consulting services
such as those with respect to reform of China's development projects or
the existing production technology of Chinese enterprises, improvement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 selection of technology, feasibility analysis of
investment projects and selection of design and bid proposals.
(2) Technical instruction fees, personnel training fees and fees for
books and reference materials and blueprints and information received in
connection with holding business and technical seminars on such topics as
enterprise management and application of production technology for Chinese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scientific research units and other enterprises
or institutions.
(3) Technical assistance fees received for rendering technical
assistance with respect to Chinese enterprises existing equipment or
products, based on the specific technical objectives raised by the Chinese
side concerning such aspects as performance, efficiency and quality, as
well as reliability and durability, and for carrying out new designs,
adjustments or trial production with respect to sections or spare parts
and components that need improvement, provided they satisfy the technical
objectives set forth in the contract.
(4) Technical service fees, design fees and relevant fees for
blueprints and information received in connection with technical
instruction provided for construction sites and the manufacture,
installation and assembly of equipment, designs for construction projects
and technological process designs, as well as for quality inspection, data
analysis and the like.
3. In all cases where royalties paid for proprietary technology to
import technology may be given preferential treatment in the form of tax
reduction in accordance with Article (1) of these Provisions, the opinions
of the departments concerned that approved the technology import project,
together with the relevant documents and information, shall, in advance,
be sent to the local tax authorities for examination and determination. In
those cases involving advanced technology and preferential conditions that
require tax exemption, the tax bureau of the province, municipality or
autonomous region shall meet with the relevant department to examine the
case and put forward their opinions for submission to the Ministry of
Finance for approval. If the case has not been examined and approved, the
importing unit may not make a determination of itself as to tax reduction
or tax exemption. In order to facilitate tax administration, a copy of all
contracts for the import of technology signed with foreigners shall be
sent to the local tax authorities for reference.
4. These Provisions shall be implemented from January 1, 1983. Where
past provisions and these Provisions are in conflict, these Provisions
shall prevail. With respect to contracts that were signed, approved and
effective before these provisions came into effect, any contract that has
already been subjected to taxation, tax reduction or tax exemption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visions then in effect shall not be handled in any
different manner during the effective term of the contract (not including
extensions of the contract tern).


试点地区外商投资企业境内外汇帐户管理办法

国家外汇管理局


试点地区外商投资企业境内外汇帐户管理办法
1996年2月15日,国家外汇管理局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完善对外商投资企业(以下简称“企业”)外汇帐户的管理,规范外汇帐户的开立和使用,便利企业开展正常业务,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企业”是指在我国境内设立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资企业。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外汇帐户”,是指企业在经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经营外汇业务的境内金融机构(包括外资银行,以下简称“开户银行”)开立的“外汇基本帐户”和“外汇专用帐户”。
第四条 本办法所称“外汇基本帐户”是指收入来源于经常项下,且用于经常项下支出和经批准的资本项下支出的帐户;“外汇专用帐户”是指有特定收支范围的帐户,包括资本金帐户,外债、外债转贷款专用帐户,还本付息帐户以及国内金融机构外汇贷款专用帐户。
第五条 国家外汇管理局及其分支局(以下简称“外汇局”)为企业外汇帐户的管理机关。

第二章 帐户的开立
第六条 企业凭外汇局核发的《外商投资企业外汇登记证》及相关材料,在注册地开户银行开立外汇帐户;不同类别的外汇帐户均可以开立不同币种的分帐户。
第七条 企业凭外汇局核发的开户通知书,选择一家开户银行开立一个资本金专用帐户。
未经外汇局批准,只能在注册地选择一家外汇指定银行开立一个外汇基本帐户。开立外汇基本帐户,须凭外汇局核发的开户通知书办理。
第八条 企业可以凭外汇局核发的《外债登记证》或者《外汇(转)贷款登记证》到开户银行开立外债、外债转贷款或者国内金融机构外汇贷款的贷款专用帐户。
第九条 企业可以凭外汇局核发的“开立外债还本付息帐户通知书”或者“开立外汇(转)贷款还本付息帐户通知书”到开户银行开立外债、外债转贷款或者国内金融机构外汇贷款的还本付息专用帐户。
第十条 企业确因业务需要在异地开立外汇基本帐户和外汇专用帐户的,可以向注册地外汇局提出申请,凭注册地外汇局的批准文件到开户地外汇局备案,经开户地外汇局核准并加盖戳记后,方可到开户银行办理开户手续。
第十一条 开户银行为企业开立外汇帐户后,应当在《外商投资企业外汇登记证》相应栏目中注明开户行名称、币种、帐号、开户日期,并加盖该行戳记。

第三章 帐户的使用
第十二条 外汇基本帐户可以办理经常项下的收入、支出和经外汇局批准的资本项下的支出。
第十三条 外汇资本金专用帐户的收入仅限于企业各投资方以现汇方式投入的资本金,支出仅限于经常项下的支出及经外汇局批准的资本项下的支出。
第十四条 贷款专用帐户的收入只能是企业所借入的外债,外债转贷款或者国内金融机构外汇贷款,支出仅限于与贷款用途有关的外汇支付。
第十五条 企业可将其外汇收入存入还本付息专用帐户,也可用人民币购买不超过三个月内支付本息的外汇存入该帐户。还本付息专户的支出,仅限于偿还外债、外债转贷款或者国内金融机构的外汇贷款。
第十六条 企业经常项下的外汇收入,在外汇局核定的帐户最高金额内保留外汇,超过核定金额的外汇必须卖给外汇指定银行。
国家外汇管理局根据外商投资企业实投资本和经常项目外汇资金周转的需要以及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调整公布基本帐户最高金额的额度。
第十七条 企业应当按照外汇局核定的帐户类别、收支范围、使用期限和最高金额使用外汇帐户。开户银行收到超出企业基本帐户最高金额部分的外汇可以暂时予以入帐,同时通知企业在5个工作日内办理结汇。逾期不办的,开户银行应当及时报外汇局。
第十八条 企业从外汇帐户中对外支付,开户银行应当按照《试点地区结汇、售汇及付汇管理规定》审核有效凭证和有效商业单据。

第四章 帐户的管理
第十九条 企业和开户银行应当按照本办法开立和使用外汇帐户。不得出租、出借、串用外汇帐户。
第二十条 异地外汇帐户由开户地外汇局就地监管,并按季向注册地外汇局反馈异地外汇基本帐户的收支情况。异地外汇基本帐户的最高金额由注册地外汇局核准。
第二十一条 企业在经营期内需变更开户银行,应当向外汇局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办理转户手续。
第二十二条 企业资本金专用帐户的外汇资金使用完毕后,开户银行应当办理帐户撤销手续。
第二十三条 外汇贷款使用完毕或者贷款合同规定的期限届满后,开户银行应当为企业办理外汇贷款和还本付息专用帐户撤销手续。
第二十四条 企业经营期满或者经原审批机关批准终止合同、停止营业,原审批机关应当将有关情况抄报外汇局,由外汇局监督开户银行办理企业外汇帐户的清理手续。
第二十五条 由外汇局责令撤销帐户的,外汇局应当向开户银行和企业发出撤销外汇帐户通知书,企业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持外汇局“撤销外汇帐户通知书”到开户银行办理清理手续,并撤销其外汇帐户。
第二十六条 企业在异地开立的外汇帐户,使用期满办理帐户撤销手续后,应当在20个工作日内将帐户注销证明报送注册地外汇局;如需延期使用,应当在帐户使用期满前20个工作日内向注册地外汇局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延期使用。
第二十七条 开户银行为企业办理帐户撤销手续后,应当在《外商投资企业外汇登记证》中注明销户日期,并加盖戳记。
第二十八条 对违反本办法的企业,由外汇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视其情节轻重,处以警告、通报批评、罚款、撤销帐户等处罚。
第二十九条 对违反本办法规定的开户银行,由外汇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责令其改正,通报批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其停业整顿,直至吊销其《经营外汇业务许可证》。

第五章 附 则
第三十条 外汇局定期或者不定期对外汇帐户的开立、使用和撤销情况进行检查。
第三十一条 企业境外帐户按照《外商投资企业在境外开立帐户的管理规定》办理。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由国家外汇管理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自1996年3月1日起施行,原《外商投资企业境内外汇帐户管理办法》在试点地区暂停执行。其它规定与本办法相抵触的,以本办法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