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关于印发《关于出口商品配额分配的若干规定》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6 19:35:42   浏览:9664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关于印发《关于出口商品配额分配的若干规定》的通知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关于印发《关于出口商品配额分配的若干规定》的通知
1995年12月29日,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外经贸委(厅、局),各外贸(工贸)公司:
为整顿出口经营秩序,推动适度规模经营,避免出口商品配额分配过于分散,提高配额使用率和出口效益,保证我国主要商品出口的稳步增长,依照《对外贸易法》以及我部颁布的《关于出口商品计划配额管理的实施细则》和《关于出口商品主动配额管理暂行规定》,我部在广泛征求
各地外经贸主管部门、外贸(工贸)总公司和各进出口商会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关于出口商品配额分配的若干规定》,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关于出口商品配额分配的若干规定
为整顿出口经营秩序,推动适度规模经营,避免出口商品配额分配过于分散,提高配额使用率和出口效益,保证我国主要商品出口的稳步增长,根据《对外贸易法》以及外经贸部颁布的《关于出口商品计划配额管理的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和《关于出口商品主动配额管理暂
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对出口商品配额分配作如下规定:
一、本规定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实行计划配额管理和主动配额管理的出口商品配额。其中,实行出口配额有偿招标的商品,已单独制定配额分配管理办法的商品和实行统一联合经营商品的管理办法,仍按有关规定执行。
本规定适用于一般贸易方式(包括进料加工复出口)项下的出口商品配额管理,其它贸易方式项下的出口商品配额管理以及外资企业出口,仍按有关规定执行。
本规定所称出口商品配额包括年度配额、追加配额及调整配额。
二、出口商品配额总量的确定
外经贸部依照《细则》和《规定》确定的程序,根据国际、国内市场的供求情况,其它国家(地区)要求我主动设限的情况,全国出口商品配额申请总量和实际出口执行情况,经商有关部门,确定出口商品配额总量。
三、出口商品配额的切块分配及其原则
外经贸部根据各地上报的出口商品配额申请数量、出口实绩和出口经营能力,参照资源分布情况,在综合平衡的基础上,严格按照出口商品配额分配条件,将出口商品配额切块分配并下达给各地外经贸主管部门和各外贸(工贸)总公司执行。
四、出口商品配额的二次分配及其原则
各地外经贸主管部门应按照外经贸部规定的出口商品配额的分配条件,将外经贸部切块下达给本地区的出口商品配额分配给本地区有出口实绩、出口规模大、经营能力强、出口效益好的各类外贸企业。
五、出口商品配额的分配条件
(一)整体出口规模
经营主动配额商品出口的企业,年出口规模不得低于400万美元;经营计划配额管理商品出口的企业,年出口规模不得低于800万美元。其中,经营单项出口配额管理商品的自营出口生产企业及经营不满三年的其它各类新批外贸企业,年出口规模不得低于400万美元。
(二)遵守出口管理制定
在出口商品配额分配时的前一年内,企业没有发生倒卖、倒买出口许可证和骗取出口退税等严重违犯出口管理规定的行为。
(三)服从商会协调
参加有关进出口商会,并能自觉服从协调。
(四)经营企业数量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经营某一单项出口配额管理商品的企业数量不得超过规定的数量(详见附表)。
(五)最低分配标准
分配给一家企业的单项商品的出口商品配额数量不得低于规定的最低分配标准(详见附表)。
在进行出口商品配额分配时,除必须审核上述第(一)、(二)、(三)项条件外,还应同时符合第(四)、(五)两项条件或第(四)、(五)两项中的某一项条件(详见附表)。
(六)栗子的出口配额仍按《关于下达1994年主动配额管理商品出口配额的通知》(〔1994〕外经贸管发第64号)中的有关分配规定进行分配;对联苯双脂、硅锰合金和磷片石墨出口,外经贸部另有规定,其出口配额由外经贸部直接下达给各出口经营企业。
六、出口商品配额的调整
各地外经贸主管部门对本地区各企业出口商品配额的使用情况要进行检查、了解,并根据使用情况在各经营企业之间做适当调整,以避免配额浪费现象。
各地外经贸主管部门、各外贸(工贸)总公司应分别于7月中旬和11月上旬前,如实将各项出口商品配额的使用情况以及出口中存在的问题或建议报外经贸部。
外经贸部应根据各地区和各外贸(工贸)总公司出口商品配额的实际执行情况,在各地区、各总公司之间进行配额调整。有关调整方案应以正式文件形式下达并抄送各有关进出口商会和发证机关。
七、对各地区二次分配及配额调整的监督
各地外经贸主管部门必须在外经贸部下达出口商品配额总量后的30个工作日内,或在进行配额调整后的10个工作日内,分别将二次分配方案和有关配额调整情况报外经贸部备案,并同时抄送各有关进出口商会和发证机关。
外经贸部对各地区的二次分配和配额调整负有监督责任,对不符合分配原则或分配条件的二次分配方案和配额调整方案,有权要求地方外经贸主管部门做出修改。
八、处罚
各地外经贸主管部门和各外贸(工贸)总公司应认真执行本规定。遇有违反者,将视情节轻重,予以通报批评,或扣减、取消其有关商品的出口配额。
九、本规定自1996年1月1日起执行,由外经贸部负责解释。

附表:经营企业数量和最低分配标准明细表
----------------------------------------------------------
商品名称 | 经营企业家数 | 每家企业的最低分配量
------------|----------------|--------------------------
豆粕/豆饼| 10 | 5000吨
------------|----------------|--------------------------
花生果 | 8 | 500吨
------------|----------------|--------------------------
花生仁 | 10 | 1000吨
------------|----------------|--------------------------
锯材 | 6 | 500立方米
------------|----------------|--------------------------
钢材 | 5 | 0.5万吨
------------|----------------|--------------------------
废钢 | 5 | 1万吨
------------|----------------|--------------------------
生铁 | 5 | 0.5万吨
------------|----------------|--------------------------
钨铁 | 3 | 200吨
------------|----------------|--------------------------
焊锡 | 8 | 100吨
------------|----------------|--------------------------
锡锭 | 5 | 100吨
------------|----------------|--------------------------
水泥 | 10 | 1万吨
------------|----------------|--------------------------
锌锭 | 4 | 1000吨
------------|----------------|--------------------------
锌矿砂 | 2 | 3000吨
------------|----------------|--------------------------
硅铁 | 4 | 1000吨
------------|----------------|--------------------------
烧碱 | 5 | 0.3万吨
------------|----------------|--------------------------
纯碱 | 5 | 0.5万吨
------------|----------------|--------------------------
四环素 | 8 | 12吨
----------------------------------------------------------
----------------------------------------------------------
商品名称 | 经营企业家数 | 每家企业的最低分配量
------------|----------------|--------------------------
维生素C | 5 | 20吨
------------|----------------|--------------------------
食糖 | 5 | 3000吨
------------|----------------|--------------------------
桐木 | 1 |
------------|----------------|--------------------------
桐木板材 | 3 | 500立方米
------------|----------------|--------------------------
烟花爆竹 | 7 | 500吨
------------|----------------|--------------------------
薄荷脑油 | 1 |
------------|----------------|--------------------------
栗子 | |
------------|----------------|--------------------------
薇菜干 | 4 | 30吨
------------|----------------|--------------------------
卫生纸 | 1 | 100吨
------------|----------------|--------------------------
糠醛 | 2 | 200吨
------------|----------------|--------------------------
糠醇 | 2 | 200吨
------------|----------------|--------------------------
高梁 | 3 | 3000吨
------------|----------------|--------------------------
红小豆 | 3 | 800吨
------------|----------------|--------------------------
荞麦 | 4 | 800吨
------------|----------------|--------------------------
芝麻 | 3 | 500吨
------------|----------------|--------------------------
水煮笋 | 4 | 300吨
------------|----------------|--------------------------
冻梭子蟹 | 3 | 50吨
------------|----------------|--------------------------
活梭子蟹 | 3 | 100吨
------------|----------------|--------------------------
芦笋罐头 | 3 | 200吨
------------|----------------|--------------------------
盐水蘑菇 | 3 | 500吨
------------|----------------|--------------------------
蘑菇罐头 | 5 | 500吨
----------------------------------------------------------
----------------------------------------------------------
商品名称 | 经营企业家数 | 每家企业的最低分配量
------------|----------------|--------------------------
冻兔肉 | 2 | 300吨
------------|----------------|--------------------------
半夏 | 3 | 5吨
------------|----------------|--------------------------
槐米 | 3 | 10吨
------------|----------------|--------------------------
菊花 | 5 | 5吨
------------|----------------|--------------------------
当归 | 5 | 5吨
------------|----------------|--------------------------
枸杞 | 5 | 10吨
------------|----------------|--------------------------
党参 | 3 | 10吨
------------|----------------|--------------------------
黄芪 | 5 | 5吨
------------|----------------|--------------------------
虫草 | 3 | 0.5公斤
------------|----------------|--------------------------
肝素纳 | 5 | 50公斤
------------|----------------|--------------------------
苇及苇制品| 1 | 300万美元
------------|----------------|--------------------------
联苯双脂 | |
------------|----------------|--------------------------
硅锰合金 | |
------------|----------------|--------------------------
磷片石墨 | |
----------------------------------------------------------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北京市职工因工伤亡事故处理试行规定

北京市政府


北京市职工因工伤亡事故处理试行规定
市政府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保障职工在生产中的安全与健康,加强对伤亡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根据国务院《工人职员伤亡事故报告规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下列的全民所有制和区、县以上集体所有制企业:
(一)工业、交通运输、基本建设企业。
(二)财贸系统的工业、交通运输、基本建设、仓储等企业。
(三)农业系统的国营农、牧、林、渔场、工业、交通运输、基本建设、仓储等企业。
(四)地质水利系统的工程单位。
(五)中外合资、外资经营的工业、交通运输、基本建设等企业。
城镇各级生产服务合作社、劳动服务公司和农村社办企业、校办工厂等,应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二章 伤亡事故的确定和划分
第三条 因工伤亡事故系指企业职工在生产区域中发生的与生产和工作有关的伤亡事故,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一)职工从事生产或工作而发生的伤亡事故。
(二)在生产时间、生产区域,职工虽不是从事生产或工作,但由于企业的设备、设施、劳动条件、工作环境不良而造成的伤亡事故。
(三)本市企业组织到外埠承包工程,属上述(一)、(二)项规定造成的伤亡事故。
(四)凡与生产或工作有关,在生产区域(包括厂区、矿山采区、货场、建筑工地等)因车辆伤害而造成的伤亡事故。
(五)企业发生各种灾害或险情时,本企业职工因抢险救灾而造成的伤亡事故。

(六)凡不在上述范围内,对确定为伤亡又有异议的事故,经企业所在区县劳动部门或企业主管局(总公司)提出意见,由市劳动局确定。
涉及两个企业的伤亡事故,由伤亡职工所在单位上报并进行统计。
第四条 按职工伤亡的轻重程度划分以下几类事故:
(一)轻伤事故:负伤休息一个工作日以上(含一个工作日)的事故。
(二)重伤及多人事故:原劳动部《关于重伤事故范围的意见》中所列的各种事故均为重伤事故。一次轻伤(包括急性中毒)三人或三人以上的为多人事故。
(三)重大事故:一次死亡一至二人;一次重伤三人或三人以上的事故。
(四)恶性事故:一次死亡三至九人;一次死亡虽不足三人,但死伤总数在十人或十人以上的事故。
(五)重大恶性事故:一次死亡十人或十人以上;一次死亡虽不足十人,但死伤总数在二十人或二十人以上的事故。

第三章 事故的报告、调查、处理
第五条 企业职工发生伤亡事故后,负伤者或最先发现人,以及企业的各级领导,必须按国务院《工人职员伤亡事故报告规程》规定的程序,立即逐级向上报告。发生重伤及多人事故、重大事故、恶性事故或重大恶性事故,企业领导人必须立即用电话或其它快速办法,将事故简况报告
区(县)劳动部门、上级工会、企业主管局(总公司)及其它有关单位。上述单位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用快速办法转报市劳动局及其它有关部门。
第六条 企业和企业主管局(总公司)的领导,对职工伤亡事故的登记、统计、报告、调查和处理的正确性、及时性负责。对第四条(二)、(三)、(四)、(五)项的事故要成立调查组。
(一)轻伤事故由车间主任负责组织调查,查清事故的原因,确定事故的责任,并提出处理意见,制定并采取防范措施。
(二)重伤及多人事故由企业主管的厂(矿)长(经理)负责组织和主持事故调查组的工作。企业主管局(总公司)和企业所在区县劳动部门应派人参加。企业于事故发生后十天内报出《职工死亡、重伤事故调查报告书》。
(三)重大事故由企业主管局(总公司)领导人负责事故调查组的组织领导,企业厂(矿)长(经理)主持调查组工作。企业所在区(县)劳动部门、市劳动局及有关部门可派人参加。企业在事故发生后二十五天内报出《职工死亡、重伤事故调查报告书》。
(四)恶性事故或重大恶性事故,由企业主管局(总公司)局长(经理)负责组织领导,副局长(副经理)主持事故调查组的工作。市、区(县)劳动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派人参加。企业主管局(总公司)应在事故后的三十天内报出《职工死亡、重伤事故调查报告书》。
(五)重伤及多人事故、重大事故、恶性事故或重大恶性事故调查组,应有企业安全及其他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参加,并要请企业和上级工会派人参加。
第七条 市劳动局对调查结果有疑义时,可责成原调查组或另行组织调查组,对伤亡事故重新调查或复查。
第八条 伤亡事故调查处理的程序和要求:
(一)发生事故的单位领导和现场人员,要严格保护现场。如因抢救负伤人员,或为了防止事故继续扩大而必须移动现场设备、设施时,现场领导和在场人员要共同负责弄清现场情况,并做出标志,记明数据,画出现场图。
(二)企业或企业主管局(总公司)的领导,获悉发生重伤及多人事故、重大事故、恶性事故或重大恶性事故后,要立即赶赴现场,组织抢救,并按照本《规定》第六条的规定,组成事故调查组,对事故现场进行勘查、测绘、拍照、收集当事人或现场人员的陈述和证人证言;索取有关
生产、设备、工艺的资料和医疗部门对负伤人员伤亡情况的诊断。有关单位和人员要如实提供情况及资料,不得隐瞒或拒绝。
(三)调查组在掌握比较充分的资料后,弄清事故发生、发展的过程,召开事故分析会,分析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和主要原因,确定事故的性质、事故责任者,提出对责任者的处理意见和防止事故重复发生的措施,交企业编制《职工死亡、重伤事故调查报告书》,分送厂(矿)长、企
业主管局(总公司)、企业所在区(县)劳动部门。区(县)属企业、中央在京企业单位的《职工死亡、重伤事故调查报告书》,由所在区(县)劳动部门转报市劳动局。市属企业单位的《职工死亡、重伤事故调查报告书》,报企业主管局(总公司)的同时,报所在区(县)劳动部门,并
由主管局(总公司)转报市劳动局。凡报送市、区、县劳动部门的《报告书》,应同时报送市、区、县工会。
(四)事故现场的恢复
1、轻伤事故现场的恢复由车间主任同意。
2、重伤及多人事故现场的恢复,经企业所在区(县)劳动部门同意。
3、重大事故、恶性事故或重大恶性事故现场的恢复,经市劳动局同意。
(五)企业主管局(总公司)负责对防止事故重复发生的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凡未如期按原定方案采取防范措施、事故隐患仍未消除的,要令其停产整顿,直到措施完全落实后,方能继续生产。各级劳动部门负责监督检查。

第四章 事故责任者的惩处
第九条 对确定为责任事故的重大事故、恶性事故或重大恶性事故,要明确事故责任者。
对重大事故、恶性事故或重大恶性事故的责任者,应根据其情节、后果的严重程度,分别给予经济处罚、行政处分,对触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因事故已死亡的责任者,不再追究其责任。
对轻伤、重伤及多人事故的责任者,也应视其情节及造成的损失程度参照上述原则给予适当惩处。
第十条 经济处罚分为:(一)扣除月标准工资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十,扣除时间最长不超过一年;(二)赔偿经济损失,其金额由企业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从职工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金额一般不要超过本人月标准工资的百分之二十。如果能够迅速改正错误,表现良好的,
赔偿金额可以酌情减少。
第十一条 行政处分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留用察看、开除。
第十二条 对于职工受到留用察看、撤职、降级等处分时,其生产费、工资待遇等均按国务院发布的《企业职工奖惩条例》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三条 对于情节恶劣,后果严重,触犯刑律的事故责任者,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十四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事故责任者,应根据情况给予经济处罚、行政处分,对触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玩忽职守,违反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违章指挥或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而造成事故的。
(二)扣压、拖延执行“安全指令”、“隐患整改通知书”致隐患未消除而造成事故的;曾发生事故,由于采取防范措施不力,而造成事故重复发生的。
(三)设计不符合国家的技术规范和有关安全规定,致设计本身有缺陷或工艺不合理而造成事故的。
(四)对新工人或调换岗位的工人,不按规定进行岗位安全技术培训、考核,致操作错误而造成事故的。
(五)组织临时性任务,不制定安全措施,也不对工人进行安全教育而造成事故的。
(六)分配有职业禁忌症人员到禁止其作业岗位工作而造成事故的。
(七)劳动组织不合理又长期未获解决而造成事故的。
(八)缺乏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或安会规章制度不健全致工人无章可循而造成事故的。
(九)因设备、设施、工具有缺陷,或原料、辅料不合格而造成事故的。
(十)因生产设备、设施缺乏安全防护装置、安全防护装置安装、维修质量不合格或使用不当而造成事故的。
(十一)因生产(施工)场地环境不良而造成事故的。
(十二)因工作不负责任,麻痹大意,操作错误而造成事故的。
(十三)因不按规定发放或不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而造成事故的。
第十五条 企业发生重大事故、恶性事故或重大恶性事故有下列情况之一时,首先要追究企业或企业上级主管局(总公司)主要领导者的责任。
(一)颁发或作出违反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法规的指示或决定而造成事故的。
(二)不按国家规定提取劳动保护措施经费,不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和解决尘毒危害问题而造成事故的。
(三)新建、扩建、改建的技术措施项目没有做到劳动保护措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而造成事故的。
(四)企业管理混乱,安全生产无人负责,发生重大事故、恶性事故或重大恶性事故的。
第十六条 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对有关人员从重处罚:
(一)对第四条所列各项事故隐瞒不报,虚报或故意拖延报告者。
(二)在事故调查中伪造现场,毁灭证据,隐瞒事故真象,弄虚作假,甚至嫁祸于人者。
(三)事故发生后,违反本规定程序调查、处理滥用职权,擅自处理或袒护、包庇事故责任者,并故意拖延上报《职工死亡、重伤事故报告书》者。
(四)事故发生后,不吸取教训,不采取防范措施,事故隐患未能消除,致使同类事故重复发生的。
第十七条 对伤亡事故责任者的惩处经批准后,要及时宣布,书面通知本人,并归入本人档案。
市、区(县)劳动部门负责对事故责任者处分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第十八条 在事故调查和处理中,有关方面对事故原因、责任分析和处理意见发生分歧时,由市劳动局提出结论性意见,交企业或企业主管局(总公司)办理。企业或企业主管局(总公司)如有不同意见,在接到结论性意见后,于五日内分别报市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对既不上报也不
执行者,按违反本规定第十六条规定进行处理。
第十九条 在批准对事故责任者的处分以后,如果受处分者不服,可在公布处分后十日内向上级领导机关提出书面申拆。上级机关在接到申拆后,要尽快做出答复。

第五章 事故处理结案的审批程序
第二十条 职工伤亡事故的处理,需按下列规定审查批准后结案。
(一)轻伤事故由车间提出处理意见,本企业审查批准结案。
(二)重伤及多人事故由企业提出《职工死亡、重伤事故调查报告书》,征得企业主管局(总公司)同意后,由区(县)劳动部门批准结案。
(三)重大事故由企业提出《职工死亡、重伤事故调查报告书》,征得企业主管局(总公司)及所在区(县)劳动部门同意后,报市劳动局批准结案。
(四)恶性事故或重大恶性事故由企业主管局(总公司)提出《职工死亡、重伤事故调查报告书》,由市劳动局报请市人民政府批准结案。
(五)重大事故、恶性事故或重大恶性事故的《职工死亡、重伤事故调查报告书》不能按本规定第六条规定期限上报的,要申明理由,征得市劳动局同意后,方可延期上报。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一条 本规定自一九八三年五月一日起实行。
第二十二条 本市过去的有关规定,凡与本规定有抵触的,以本规定为准。
第二十三条 本规定执行中的具体问题,由北京市劳动局进行解释。



1983年4月12日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房产税有关减免税政策的通知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房产税有关减免税政策的通知

财税[2004]14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地方税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
为了规范税收政策,进一步加强房产税的征收管理,经研究决定,对《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房产税若干具体问题的解释和暂行规定》([86]财税地字第008号)的部分内容作适当修改,即:废止第十八条关于对微利企业和亏损企业的房产“可由地方根据实际情况在一定期限内暂免征收房产税”和第二十条“企业停产、撤消后,对他们原有的房产闲置不用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税务局批准可暂不征收房产税”的规定。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二○○四年八月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