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中山市加快金融业发展实施细则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06 22:25:37   浏览:9177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印发中山市加快金融业发展实施细则的通知

广东省中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中山市加快金融业发展实施细则的通知
中府办〔2008〕39号

火炬区管委会,各镇政府、区办事处,市属各单位:
《中山市加快金融业发展实施细则》业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贯彻执行。

中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八年三月二十六日

中山市加快金融业发展
实施细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我市金融业发展的意见》(中府〔2008〕2号),推动我市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本细则所称金融机构是指注册地在中山的银行、保险、证券、期货及信托等金融企业以及上述机构在中山设立的市级分支机构;所称的金融中介机构是指注册地在中山,国家认定证券类的会计师、律师、资产评估等各类金融中介机构以及保险中介机构。
第三条 金融业发展资金在市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中统筹安排,用于落实市委、市政府对金融业的各项支持政策。
第四条 金融业发展资金主要用于:
(一)奖励在我市新设立的银行机构;
(二)补贴金融机构和金融中介机构在中心商务区购置、自建或租赁自用办公用房;
(三)对在农村或社区新设立的银行业营业网点的贴息;
(四)补贴在我市新设立的产权交易市场;
(五)奖励对我市金融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银行业机构;
(六)补助对我市金融业发展和创新有重要作用的课题研究经费;
(七)资助处于启动阶段的金融业协会;
(八)对我市社会经济发展有重大作用、有必要进行补助的其他金融业项目。
第五条 对2007年起在我市新设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一次性奖励200万元。
第六条 对2007年起新进驻中心商务区的市级金融机构及金融中介机构购置、自建自用办公用房(不包括附属和配套用房,下同)的,按照建筑物办公用途部分的建筑面积计算,给予每平方米600元补贴,补贴金额最高不超过300万元,享受补贴期间办公用房5年内不得对外租售;
金融机构及金融中介机构在中心商务区租赁办公用房自用的,在3年内每年按市政府公布的当时、当区域、当路段的房屋租金指导价的30%给予租金补贴,享受补贴期间办公用房不得改变用途。
第七条 从2008年起,对新设或扩建的银行业营业网点按投资额给予一定比例的贴息,贴息率不高于同期银行贷款基准利率:
(一)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农村或社区新增设的营业网点,贴息最高不超过30万元;
(二)银行业金融机构营业网点的扩建,贴息最高不超过20万元。
第八条 对新设立的中山市产权交易市场按其投资总额给予50%的一次性补贴,最高不超过300万元;对处于启动阶段的金融业行业协会,给予一次性经费补贴,最高不超过20万元。
第九条 从 2008年起,每年对支持我市经济发展的银行业机构进行绩效评价奖励,具体评价制度和奖励方案另行制定。
第十条 从2008年起,对中山金融业发展和创新有重要作用的课题研究按总经费给予一定比例的补助。
第十一条 申请奖励、补贴或贴息的项目报市金融办初审后,按《中山市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审批。
第十二条 2008年,在市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安排1000万元作为创业风险投资引导资金,引导和鼓励境内外创业资本投资我市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小企业。引导资金具体管理办法另行制定。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务院企业工资改革研究小组、劳动人事部、财政部印发《关于部分国营大中型企业试行工资总额同上缴税利挂钩办法中若干问题的处理意见》的通知

国务院


国务院企业工资改革研究小组、劳动人事部、财政部印发《关于部分国营大中型企业试行工资总额同上缴税利挂钩办法中若干问题的处理意见》的通知
1986年7月4日,国务院

《关于部分国营大中型企业试行工资总额同上缴税利挂钩办法中若干问题的处理意见》(以下简称《处理意见》),业经国务院领导审查同意,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1986年企业工资总额同上缴税利挂钩试点方案的调整核定,要同建立健全企业的经济责任制结合起来,要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综合经济效益。各地区、各部门要在认真总结1985年挂钩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把今年继续挂钩试点的工作切实做好。
国家按今年继续试点企业1985年职工平均人数每月人均5元,核增给各地区、各部门挂钩的工资总额基数数额和国家按地区、部门对应提工资总额扣除工资调节税与各地区、各部门对企业按应提工资总额扣除工资调节税的差额,由各地区、各部门统一掌握、调剂使用。《处理意见》主要是明确国家核定各地区、各部门工资总额基数总的调整原则。企业工资总额基数如何调整,由各地区、各部门在国家核定的基数范围内,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确定,但不能平均分配。
各地区、各部门要根据劳人薪〔1985〕29号文件和《处理意见》的规定,对企业1986年挂钩试点的调整方案进行审核汇总(按附表格式),提出本地区、本部门工资总额和上缴税利两个基数的调整额度,连同1986年退出试点企业的申请报告一起,于七月二十五日以前报国务院企业工资改革研究小组,经审核批准后下达执行。

附一:关于部分国营大中型企业试行工资总额同上缴税利挂钩办法中若干问题的处理意见
按照国务院国发〔1985〕2号文件和劳人薪〔1985〕29号文件精神,1985年经国务院工资制度改革小组审核批准,在部分国营大中型企业中,试行了工资总额同上缴税利挂钩浮动的办法。通过一年的试点工作,从大多数企业看,这个办法的效果是比较好的,它对企业提高经济效益,调动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保证国家财政收入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总结和完善。根据国务院领导同志关于今年的主要任务是巩固、消化、补充、改善已经出台的改革方案的指示精神,经调查研究和座谈讨论,现对挂钩试点中的若干问题提出以下处理意见。
一、关于工资总额基数
核定各地区、各部门1986年工资总额基数的办法是:以继续试点企业核定的1985年工资总额基数加上1985年实际应提取的新增工资为基础,减去按《国营企业工资调节税暂行规定》计算应缴纳的工资调节税额,加上全国统一规定的套改工资标准人均5元(按继续试点企业1985年职工平均人数计算)的数额,作为1986年挂钩的工资总额基数。1985年由四类工资区提高到五类工资区的挂钩试点企业,因提高地区类别而增加的工资标准部分,可计入工资总额基数。
各地区、各部门要在国家核定的工资总额基数范围内,对所属试点企业的工资总额基数进行核定。核定的办法可参照上述原则,并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作出具体规定。按人均5元给各地区、各部门核增的工资总额基数,不要平均用于每户企业。对少数扣除工资调节税后工资总额仍比1985年工资总额基数增长过高的企业,各地区、各部门可再适当核减其工资总额基数。
二、关于上缴税利基数
核定1986年上缴税利基数的办法是:1985年实际上缴财政的税利,加上当年用新增利润归还技措贷款和基建改扩建贷款50%视同上缴税利的部分,作为1986年上缴税利基数。
企业新建、扩建项目必须增人增工资的,在调整工资总额基数的同时要相应调整上缴税利基数。对没有经济效益的治理“三废”项目,可不增加税利基数。税利基数如何调整,各地区、各部门可按照上述原则,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确定税利基数的调整幅度。
1986年由财政部和国家经委批准减免调节税的试点企业,当年可将减免的调节税额视同上缴税利。
三、关于挂钩浮动比例
1985年国家核定给各地区、各部门的挂钩浮动比例,1986年一般不作调整。各地区、各部门可在国家核定的总比例之内,根据实际情况,对企业的挂钩浮动比例作适当调整。
为避免因价格和其它一些客观因素造成部分企业1986年税利增长很大而使工资增长过高的情况,各地区、各部门应对税利增长幅度大的企业进行分析,属于客观原因造成的,应适当降低其挂钩浮动比例,具体办法由各地区、各部门确定。
四、关于经济考核指标
为提高企业综合经济效益,凡试行工资总额同上缴税利挂钩的企业,都要规定经济考核指标。工业企业主要是:质量、品种、成本、消耗、安全、合同履行率等;商业企业主要是:销售额、经营品种(主业)、费用水平、资金周转及执行政策、服务质量等。各地区、各部门可视企业不同情况,确定具体考核指标。质量指标要作为否定指标,必须按月严格进行考核,当月没有完成质量指标的,不能预提新增工资;全年计算,没有达到质量指标要求的,要视完成质量指标的情况扣减当年新增工资,扣减比例不得低于30%;其他经济考核指标没有达到要求的,扣减当年新增工资的比例不得低于20%,每项具体考核指标的扣减比例,由各地区、各部门确定。考核指标,地方所属企业,由企业主管部门提出,经各地区企业工资改革领导小组审核批准后,由企业主管部门负责落实并进行考核;国务院有关部门的直属企业,由国务院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并进行考
核。
五、关于工资调节税
部分企业1985年实际发放的新增工资加上核入工资总额基数中的奖金,人均不足四个月标准工资,但1985年工资总额比上年增长超过了7%,按规定交纳工资调节税有一定困难的,可向当地税务部门提出申请,经省、自治区、直辖市税务机关批准后,给予一次性减免工资调节税的照顾,并将审批结果报财政部税务总局备案。1986年仍按工资调节税办法计征工资调节税。
六、关于1986年不再扩大试点面和企业退出试点的处理 根据国务院领导同志关于今年不再扩大试点面的指示,考虑到目前价格体系尚未理顺,企业工资改革的方针和方案正在研究,今年不再增加新的试点企业。各地区、各部门部分企业退出试点后,也不要再补充新的试点企业。
1986年少数企业确有较大困难无法继续挂钩试点的,可以申请退出。由于从1986年起,纺织、丝绸企业推行新五岗岗位工资制,挂钩试点企业中的纺织、丝绸企业原则上应改为实行新五岗岗位工资制,如企业愿意继续试行挂钩办法,则实行岗位工资制增加的工资应从新增效益工资中开支。申请退出试点的企业,可在报送1986年挂钩试点调整方案时一并报经国务院企业工资改革研究小组批准后退出试点。
经批准退出挂钩试点的企业,应按第二步利改税办法计算1985年的企业留利和奖金。经计算,挂钩办法比第二步利改税办法多拿的新增工资部分,从企业1985结余的奖励基金中退还,没有结余的,从1986年提取的奖励基金中扣除,并按规定向国家缴纳能源交通建设基金、奖金税以及其它各项非试点企业应向国家缴纳的款项;挂钩办法比第二步利改税办法少拿的工资部分,一律不补。
七、1986年试点企业调整方案的审批程序
1986年试行工资总额同上缴税利挂钩办法企业的调整方案,由各地区、各部门根据本“处理意见”和1985年试点执行情况进行审核汇总,提出工资总额和上缴税利两个基数的调整额度,报国务院企业工资改革研究小组审核批准后下达执行。

附二:各地区、各部门一九八六年企业工资总额同上缴税利挂钩试点方案调整汇总表
汇总单位:
------------------------------------------------------------------------------------------------------------
\ | | 核定 | |
\ 项 | 1985年挂钩基数 | | 1985年 |
\ |------------------------------| 挂钩 |--------------------------------------------|
单 \ 目|1984年| 上缴税 | 工资总 | | 职工平 | 实际上 |比上年| 应提工 |比上年|
\ |职工平 | | | 浮动 | | | | | |
\ |均人数 | 利基数 | 额基数 | | 均人数 | 缴税利 |增 长| 资总额 |增 长|
位 \ | | | | 比例 | | | | | |
\|(万人) |(万元)|(万元)|(1:)|(万人)|(万元)|(%)|(万元)|(%)|
------------------|----------|--------|--------|--------|--------|--------|------|--------|------|
甲 | (1) | (2) | (3) | (4) | (5) | (6) |(7)|(8) |(9)|
------------------|----------|--------|--------|--------|--------|--------|------|--------|------|
合 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说 明
------------------------------------------------------------
1.本表由各地区、各部门汇总填列,不下发企业单位。
2.单位栏“合计”以下填写挂钩试点企业名称。
3.第(8)栏“应提工资总额”为核定的1985年挂钩的工资总额基数加上1983年随上缴税利增长而增加的效益工资,不包括其它因素增加的工资。
4.第(11)栏“应扣工资调节税额”在“合计”一行填写按地区(部门)计算额,企业单位按应扣数填列。
5.第(12)栏“月人均5元增资额”在“合计”一行填写按地区(部门)1985年职工平均人数计算的
数额;企业单位月人均增资根据具体情况填列,但企业汇总数不能大于合计数。
6.第(15)、(16)栏在增人增资的同时,要调整上缴税利基数,如是治理“二度”项目,不能增加税利基数的,应在第(24)栏“备注”中注明。
7.第(23)栏“1986年减免调节税额”指经财政部、国家经委批准的减免调节税。
8.计算单位“万元”,小数点后保留两位小数。
------------------------------------------------------------
续表
------------------------------------------------------------------------------------------
\ 项 | 1 9 8 5 年 增 减 项 目 |
\ |--------------------------------------------------------------------|
\ | 工 资 总 额 |
\ 目 |--------------------------------------------------------------------|
单 \ |合 计|应扣工资|月人均5|四类工资|接收复转|新扩建项|成建制划|
\ | |调节税额|元增资额|区提五类|军 人 增|目增人增|出划入增|
\ | | | |增 资 额|资 额|资 额|减工资额|
位 \ | | | | | | | |
\|(万元)|(万元)|(万元)|(万元)|(万元)|(万元)|(万元)|
------------------|--------|--------|--------|--------|--------|--------|--------|
甲 |(10)|(11)|(12)|(13)|(14)|(15)|(16)|
------------------|--------|--------|--------|--------|--------|--------|--------|
合 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项 | 1985年增减项目 |
\ |----------------------------|
\ | 上 缴 税 利 |
\ 目 |----------------------------|
单 \ |合 计|新扩建项|成建制划|
\ | |目增加额|出划入增|
\ | | |减 额|
位 \ | | | |
\|(万元)|(万元)|(万元)|
------------------|--------|--------|--------|
甲 |(17)|(18)|(19)|
------------------|--------|--------|--------|
合 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项 | |1986年| 备
\ | 1986年调整核定数 | |
\ | | 减免调 |
\ 目 |----------------------------| |
单 \ |上缴税利|工资总额|挂钩浮动| 节税额 |
\ | | | | |
\ |基 数|基 数|比 例| (万元)| 注
位 \ | | | | |
\|(万元)|(万元)|(1:)| |
------------------|--------|--------|--------|----------|--------
甲 |(20)|(21)|(22)| (23) |(24)
------------------|--------|--------|--------|----------|--------
合 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论法官阅历

杜海军


社会阅历,是指一个人对社会、对事件的经历及理解程度。我们每天都在经历一些事情,每天都会对发生的事件进行思考,通过长时间的积累,对一些事物的看法则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这时,我们的阅历则日趋丰富。阅历对一个人来说,至关重要,它能帮助人们妥善解决生活及工作中出现的矛盾和纠纷,能够前瞻性地预测事件的发展,帮助人们正确决策。阅历之于法官,尤显重要。我下面从两方面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社会阅历是案件质量精益求精的保障。
案件质量,我们法官们每天都谈论,提高案件质量也并非一日之功,不能一蹴而就。我们会将法官的法学知识、社会阅历和解决问题的综合平衡能力相提并论。法官的法学知识,是法官办理案件高质量解决纠纷的前提和关键。没有较为浓厚的法学知识或者法学理论不全面,就可能出现理解上的偏差,追究某一条文的字面意思,而忽略其立法背影和立法用意,不能综合理解并运用法律。
但是,有了较为深厚的法学理论基础就能做一名称职的法官吗?当然不是。不管是英美法系国家还是大陆法系国家,都是从律师当中选任法官,并且将从事律师职业相当的年限作为前提。这样的规定,当然也就涉及了我们的议题,涉及了法官的社会阅历及解决纠纷的能力。
我国与西方国家不同,法官采取的是自动升任的办法,只要你考取了司法资格,就会从书记员升为助审员,然后再到审判员(当然这需要报批,报批仅仅是形式而已),也就是说,在我国要想成为一名法官,只要考取了司法资格就成为现实。这与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的进步。原先则并无考取司法资格的限制,而是论资排辈,我就是论资排辈而当上审判员的。这一改革意义重大,杜绝了法盲法官的产生。但这一改革需进一步深化,逐渐与西方国家法官制度接轨,应当进一步限制条件,这些条件当然以阅历作为重要一环。
阅历有时是很难考量,现在唯一比较直观的考量标准是年限,通常理解,年限越长,阅历越深。但这又不是唯一标准,善于思考并加以调研则是阅历丰富的又一重要条件。就拿我们法官来说,我们是办案,当然,在办案过程中会用心思考,并且对这一案件涉及的问题进行法律分析并加以拓展,也就是法眼看案件,这样,当然是经历的案件越多阅历则愈加丰富。但是,也有些法官办案就案论案,不能用法学知识来分析、探讨案件中出现的问题,只会拿着书本中的条文去框,其结果,充其量只能算一个办案机器而已,这样的话,即使干一辈子法官,只能说他经历的案件多,若说阅历丰富则实在太牵强。
法官办案,光有法学知识,没有深厚的阅历和解决纠纷的能力,处理好每一起案件只能是空穴来风。处理案件的过程,是司法的过程,但并非单纯运用法律的过程,在许多情况下,法律是没有明文规定的。这时法官就要在自己的法学理论指导下,分析情况,比对事件、案例,提出自己解决纠纷的方案或者判决,这一过程,就是法官阅历充分发挥作用的过程。如果法官阅历很浅,就不能进行对比分析,就不能预测判决以后将要产生的后果,就不会平衡各种矛盾和冲突,有可能会使很简单的案件复杂化。
二、社会阅历是法官调解得到突破的关键。
我国的民事诉讼法规定了法院调解,调解的益处我在此不再赘述。我们东营市二级法院非常注重法院调解工作,并且有一些新的举措,比如在立案庭实行庭前调解。那么如何提高调解率,使调解工作更上一个新的台阶而取得新突破呢?阅历同样至关重要。我们每天处理的案件,很多都是同一类型的案件,有的甚至是极其相似的案件,我们就套用一种模式去调解吗?这是行不通的。即使案件相同,当事人也不尽相同,性格脾气甚至迥异,采取相同的方式进行调解,可能使一些能够调解的案件最终因方法简单而不能产生很好的效果,不能达成调解协议。因此,在调解时,法官要采取不同的方法,有针对性的做工作,这样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做这种工作时,法官的阅历是相当重要的,法官凭借自己丰富的阅历,分析案件的成因,预测案件的走向,对症下药,妥善的提出解决纠纷的合理建议,以使案件及时合理地解决。在这个过程中,法官凭借自己的阅历有针对性采取措施会使纠纷及时解决,如果法官没有相当的社会阅历或者办经验,就不会提出最合理的解决方案,提出的方案有时只是理想化的方案,在现实生活中行不通,当然能达成调解只能是一句空话。
综上,法官的阅历对法官办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使我们选任的法官具有相当的阅历呢?我认为应通过两种途径:一是建立法官选任制度,逐步实行从有实践经验的律师中选任法官。现在有些省市已经开始试行这一制度,我们山东省也将从2005年始从律师中选任法官。在实在没有条件的情况下,也要尽量将一些考取了司法资格的有审判经验的法官充实审判前线。其二、建立专业化法官队伍,防止办案法官与非办案人员交流过于频繁。现在许多法院,不从事办案的人员也大多具有法官资格,因此,办案法官与非办案法官之间频繁交流在现实社会中非常普遍。这种情况,不利于法官队伍的健康发展。为了保证法官能够充分汲取办案经验,丰富办案阅历,保持法官队伍相对稳定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作者 垦利县人民法院民事审判一庭副庭长)